2014年11月9日 星期日

服裝發想月延伸活動~鈕扣新創意:衣服上的紐扣也是不一樣的創意元素喔!

鈕扣新創意~衣服上的紐扣也是不一樣的創意元素喔!

聖誕節的腳步聲又接近囉!今年來做個不一樣的聖誕卡片,感謝爸媽平時的照顧,感謝老師這一年來的教導,感謝同學這一年來的照顧相伴,這是一張充滿感謝的卡片,用每一顆不同的小鈕釦來代表自己的心意,每個心意都有不同的形狀,將所有的心意組合起來後變成了一張不同反響的鈕扣卡片喔!一起來跟著我們創作鈕扣聖誕卡片吧!

適合對象:小一~小六
活動費用:500元

12/17(三)下午1:00~3:00
12/20(六)下午1:00~3:00





12月份的藝術活動~服裝設計發想月

今年過得真快,感覺暑假才跟小朋友們一起做完英式小屋,現在竟然已經要來迎接聖誕節了,時光飛逝,ㄚ泥老師得多認真的寫新教案才行呢!呵呵呵~

12月份的兒泥班來個不一樣的藝術創作活動,不知道大家對Fashion Design服裝設計熟不熟悉呢?在這一個月希望可以藉由跟服裝有關的素材來引導小朋友從不同層面的創作觀點來發想,主題活動介紹如下:

適合對象:小一~小六
活動費用:500元(含材料費)


12/3 (三) 下午1:00~3:00
12/6(六)下午1:00~3:00
紙漾設計~設計師的第一步
設計衣服的第一步是什麼呢?是先剪布料還是先收集材料呢?其實一開始都是先畫出衣服的形狀概念,接著才開始著手想像衣服的質料或是需要用到哪些材料,不過每位設計師的創作方式不同,像有的設計師會先摸材料在想要設計成什麼樣的衣服,有的設計師是直接將布料剪成想要的形狀,不過這些設計師都是有相當強的設計概念才能做到這樣的能力喔!
不過,別擔心,只要對衣服的紙板打樣有概念,直接剪出衣服來製作是有可能的,在這一週,將指導小朋友如何來做一件打樣藍圖的紙衣服,在基本的衣服形狀上畫出藍圖,並且直接在衣服上編著出材質與車縫線來,想知道怎樣做一件充滿神奇密碼的紙衣服嗎?紙漾設計告訴你喔~






12/10(三)下午1:00~3:00
12/13(六)下午1:00~3:00
COCO 香奈爾的黑白世界        
介紹法國名設計師COCO CHANEL 香奈爾的生平以及精彩的服裝設計作品,學習有關立體剪裁的方式與概念,將布料放在人體模型的模特兒身上,直接用剪刀剪出衣服的造型,再將剪下的衣料運用創意作成衣服喔!






























2014年11月7日 星期五

ㄚ泥藝術 跟著我們一起來玩藝術吧! 11月份 嬰幼兒創意智慧遊戲活動

11/1週六   早上9:00~9:50 主題:草莓紅紅一顆顆





11/8週六 早上9:00~9:50 主題:國王的新衣




1/15 週六 早上9:00~9:50 主題:彩色寶貝蛋



11/29 週六 早上9:00~9:50 主題:華麗的煙火





在嬰幼兒的早期教育中,ㄚ泥藝術的美感學習哲理,重視孩子的美感與生活經驗的結合,從生活周遭人、事、物、景的美去感受不同的學習刺激。就孩子的美感學習上,我們希望孩子給與孩子們最直接真實的體驗,就像是上“下雨天“的課,我們會幫助孩子從灑水器的撒水過程中,運用五感體驗到下雨天這件事情,例如聽到、聞到、看到水滴滴下來的感覺,從這樣的互動中體驗到視聽嗅味觸覺,並且透過如此的體驗後,孩子所描繪出的下雨天構圖與他們所感受到的認知是最直接的,因為孩子所學到的不僅僅是構圖與顏色的表現,更是個人感受力的呈現,孩子會經由這樣的學習吸收,將個人的經驗學習轉為一種知識與圖像性表徵,在成長中這樣的知識背景扮演著早期教育裡重要的角色,因為視覺圖像是一種記憶的基礎,幫助孩子們在學業上奠定知識文化的基礎印象。另外,在活動的體驗中,鼓勵孩子自由的發想,是ㄚ泥藝術的美感教學中很重視的一環,因為創意的美感表現可以啓發孩子的創造力發展,在未來的學習上可以以這樣的基礎來給與自己更有開創性的人生。

每一場的活動都有豐富有趣的內容,從彩繪到拼貼或是半立體的表現,提供給您做選擇。

活動主題形態:
1.親子活動
父母親陪同一起參與活動,不但可以給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
也可以了解孩子在經過活動之後的成展狀況。

2.寶寶色彩遊戲
運用不同的安全性媒材,如水、麵粉、手指膏等進行色彩塗鴉的遊戲。

3.五感的藝術學習
運用五感的遊戲動作發展,延伸出一系列的感官課程,以美術的媒材來貫穿。

5.美術的音樂律動創作
運用音感作畫,在學習的環境中以音樂為輔。

6.我的身體會說話(身體動一動)
運用兒歌律動的方式來穿插主題的內容。

每場活動人數:約4~6組家庭。

適合年齡:1歲半~2歲半。

歡迎對嬰幼兒創意智慧遊戲活動有興趣的家長小寶貝一起來參加噢!


ㄚ泥藝術的活動參與方式很彈性,您可以選擇想要參加的日期參加即可,
參與活動時繳費,費用每堂350元包含材料費用,時間為50分鐘。
每場活動人數:約4~6組家庭。

適合年齡:1歲半~2歲半。

歡迎對嬰幼兒創意智慧遊戲活動有興趣的家長小寶貝一起來參加噢!


歡迎來信詢問課程

洽詢e-mail:asaart@gmail.com 


感謝您~

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

11/15(六)嬰幼兒創意智慧遊戲課師資班 第二期 開始招生

ㄚ泥講堂 11/15 (六) ~嬰幼兒創意智慧遊戲課 師資培訓班 第二期


ㄚ泥講堂與大家新見面~ 第二期師訓課程 新亮相----賽斯色彩遊戲 12 SIGNS PLAY 這一期的新課程是經過一年又九個月的時間設計出來的,以12星座的星象概念為出發點,運用ㄚ泥藝術獨創的賽斯色彩與造型教具來引導小朋友活動,一方面透過特殊造型的配件引導,另一方面直接的提升孩子們的色彩創意概念,這是一項獨特的教學活動,內容充滿了感統色彩造型遊戲,借由12星座的特徵來做美術教學的內容,並且融入色彩走位的地圖式探索,將美的概念經由遊戲傳達,把創新的思維經由塗鴉手做的經驗注入孩子的學習經驗中。



 ㄚ泥講堂希望持續不斷的提供多元及創新的課程理念給大家,所以一直不斷創新與研發新的教材提供給大家,在這一次的新課程裡面,將再一次的呈現新思維的學前藝術教育概念給大家喔! ㄚ泥講堂的師資課程將會準備所有的課程資料與教材,希望您可以一身輕的來上課,滿滿的裝載回家喔! 

課程日期:11/15(六) 下午1:00~7:00pm 整天活動課程 

課程費用:1800元 賽斯創意教學法套裝(包)

課程: 
1. 12教案教學方法示範 
2. 教材講義 
3. 賽斯教具組 
4. 創作材料包 
5. ㄚ泥親子畫冊塗鴉本 
課程費用:1800元 

上課地點:ㄚ泥藝術文創有限公司(台中市東光園路33巷5號2A-2) 
課程大綱:賽斯感統遊戲12組、引導教學示範、 創作塗鴉範例、親手創作塗鴉範本、教具操作、 拼佈毯色彩造型遊戲。 
*上課當天請著舒適的衣服,因應課程需求將會有許多地板遊戲感統運動要玩噢!所以一定要穿舒適的衣服來參加,免得綁手綁腳施展不開呢!

 目前的嬰幼兒活動逐漸增多,也愈來愈多家長知道這一方面的訊息,在這種活動裡,其實主要的不是在“教”小朋友,而是在輔導與協助幼小的孩童可以透過遊戲與感統活動來增進身體協調的能力、手眼協調的能力以及感官認知的學習等,在活動的引導下,小朋友可以知道在適當的教具輔助遊戲中,知道溫度的觸覺、顏色的滲透力以及身體與外在環境的互動良好性等。 不過有關這方面的師資相當缺乏,需求日漸增多,是一個可以深耕的教學方向,希望對這一方面有興趣的老師們一起加入嬰幼兒的教學活動,幫助小朋友從早期奠定身體的正向知覺學習與刺激,培養優質的人文素養。 本次活動採線上預約,4人以上開班,小班制教學讓培訓品質更精緻。 

感謝您的報名,期待與您相見喔~~ 有關活動問題可以e-mail至asaart@gmail.com或留言詢問,感謝您!

課程訂購專頁:

https://tw.bid.yahoo.com/item/ㄚ泥講堂-11-15-六-~嬰幼兒創意智慧遊戲課-師資培訓-100035613502

建議您在訂購課程之前先來信詢問師資課程活動細節,以確認這是適合您的師資課程,感謝您!

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跟著我們一起來玩藝術吧! 嬰幼兒創意智慧遊戲活動


在嬰幼兒的早期教育中,ㄚ泥藝術的美感學習哲理,重視孩子的美感與生活經驗的結合,從生活周遭人、事、物、景的美去感受不同的學習刺激。就孩子的美感學習上,我們希望孩子給與孩子們最直接真實的體驗,就像是上“下雨天“的課,我們會幫助孩子從灑水器的撒水過程中,運用五感體驗到下雨天這件事情,例如聽到、聞到、看到水滴滴下來的感覺,從這樣的互動中體驗到視聽嗅味觸覺,並且透過如此的體驗後,孩子所描繪出的下雨天構圖與他們所感受到的認知是最直接的,因為孩子所學到的不僅僅是構圖與顏色的表現,更是個人感受力的呈現,孩子會經由這樣的學習吸收,將個人的經驗學習轉為一種知識與圖像性表徵,在成長中這樣的知識背景扮演著早期教育裡重要的角色,因為視覺圖像是一種記憶的基礎,幫助孩子們在學業上奠定知識文化的基礎印象。另外,在活動的體驗中,鼓勵孩子自由的發想,是ㄚ泥藝術的美感教學中很重視的一環,因為創意的美感表現可以啓發孩子的創造力發展,在未來的學習上可以以這樣的基礎來給與自己更有開創性的人生。
每一場的活動都有豐富有趣的內容,從彩繪到拼貼或是半立體的表現,提供給您做選擇。
活動主題形態:
1.親子活動
父母親陪同一起參與活動,不但可以給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
也可以了解孩子在經過活動之後的成展狀況。
2.寶寶色彩遊戲
運用不同的安全性媒材,如水、麵粉、手指膏等進行色彩塗鴉的遊戲。
3.五感的藝術學習
運用五感的遊戲動作發展,延伸出一系列的感官課程,以美術的媒材來貫穿。
5.美術的音樂律動創作
運用音感作畫,在學習的環境中以音樂為輔。
6.我的身體會說話(身體舞蹈)
運用兒歌律動的方式來穿插主題的內容。
ㄚ泥藝術的活動參與方式很彈性,您可以選擇想要參加的日期參加即可,
參與活動時繳費,費用每堂350元包含材料費用,時間為50分鐘。
活動時間:週三 早上 10:30~11:20
每場活動人數:約4~6組家庭。
適合年齡:2歲~3歲。
歡迎對嬰幼兒創意智慧遊戲活動有興趣的家長小寶貝一起來參加噢!
歡迎來信詢問課程

2014年9月16日 星期二

嬰幼兒創意智慧遊戲活動介紹









嬰幼兒創意智慧遊戲活動介紹

Infant and child creative game


在嬰幼兒的早期教育中,ㄚ泥藝術的美感學習哲理,重視孩子的美感與生活經驗的結合,從生活周遭人、事、物、景的美去感受不同的學習刺激。就孩子的美感學習上,我們希望孩子給與孩子們最直接真實的體驗,就像是上“下雨天“的課,我們會幫助孩子從灑水器的撒水過程中,運用五感體驗到下雨天這件事情,例如聽到、聞到、看到水滴滴下來的感覺,從這樣的互動中體驗到視聽嗅味觸覺,並且透過如此的體驗後,孩子所描繪出的下雨天構圖與他們所感受到的認知是最直接的,因為孩子所學到的不僅僅是構圖與顏色的表現,更是個人感受力的呈現,孩子會經由這樣的學習吸收,將個人的經驗學習轉為一種知識與圖像性表徵,在成長中這樣的知識背景扮演著早期教育裡重要的角色,因為視覺圖像是一種記憶的基礎,幫助孩子們在學業上奠定知識文化的基礎印象。另外,在活動的體驗中,鼓勵孩子自由的發想,是ㄚ泥藝術的美感教學中很重視的一環,因為創意的美感表現可以啓發孩子的創造力發展,在未來的學習上可以以這樣的基礎來給與自己更有開創性的人生。

活動主題形態:
1.親子塗鴉班
父母親陪同一起上美術創作課程。

2.寶寶色彩遊戲
運用不同的安全性媒材,如水、麵粉、手指膏等進行色彩塗鴉的遊戲。

3.五感的藝術學習
運用五感的動作發展,延伸出一系列的感官課程,以美術的媒材來貫穿。

5.美術的音樂律動創作
運用音感作畫,在學習的環境中以音樂為輔。

6.我的身體會說話(身體舞蹈)
運用兒歌律動的方式來穿插主題的內容。
















對活動有興趣的家長可以上這個網址來報名喔!本活動為彈性參加,可選擇想要參加的活動即可,感謝您!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nAPYFlz54CyI9njNjGwL2HGrIFdAkrEa6y8sASbdAbo/viewform



2014年9月4日 星期四

捏出感覺來

常常有人會問 捏黏土可以讓小朋友學到什麼 我想學到什麼 在捏製的過程中 在這個3、4歲的年紀裡 不是太那麼的重要 因為捏製黏土的過程中 小朋友會因為捏、揉、壓、拍、搓等的動作 去運用到許多複雜的小肌肉動作 每一根手指頭之間的捏製動作 其實就是一種刺激大腦學習中樞的練習 在蒙式教育中常常提到 孩子的動作發展與大腦的反射神經中樞有著相當大的關係 若是一昧的太注重孩子是不是可以學到什麼知識或技巧 在捏黏土當中 這樣就太浪費掉孩子學習小肌肉發展的重要觀念了 黏土 是雕塑 立體創作中的一種媒材 不同的土性 可以幫助孩子發現到不同的元素觸感 紙黏土 有著堅毅與剛烈的效果 來回的拉扯矛盾性高 孩子在搓揉之間可以練習到手掌的力道使力感 現代的小孩 住在水泥叢林裡太久 對於手部的運用僅止在玩電動玩具上 今天請他玩一場wii 的遊戲 可能可以玩到高分 但是若是請這位小朋友將一塊簡單的紙黏土壓扁 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因為長久的電玩 可能使得小朋友失去人類本能 手掌動作的本能 所以常有小朋友不知道如何捏製紙黏土 而坊間則出現了 超輕土來幫助這樣的情形 但是這樣就會使得小朋友經常失去使用原始材料的機會 如紙黏土或陶土(泥巴土) 原始材料 是一種有挑戰性但卻是溫和有力的媒材 相信重拾這樣有往日情懷的素材 或許可以幫助小朋友獲得一些更有真實感的經驗 有難度的媒材 並一定會破壞孩子的自信心 但是使用不但也很難讓孩子獲得有價值性的體驗學習 在適當的課程裡選擇適合的教學媒材才能使教學更加的事半功倍

ㄚ泥藝術

歡迎喜歡新奇事物的小朋友一起來參加美術課的活動,ㄚ泥兒童藝術一直以來訴求的教學目標,在於指導協助小朋友增加美學觀念以及藝術新知,在課程中也不斷的求新求變,希望每一次的美術活動都能為小朋友帶來新奇有趣的主題,一方面小朋友可以透過美術活動認識到多樣性的美術創作方法,另一方面更可透過課程的安排接觸到國際藝術大師的洗禮。不過更重要的是,ㄚ泥兒童藝術非常重視孩子的美育教育,相信美術課程不僅僅只是在傳授美術技能而已,更深一層的是幫助孩子在美術的學習過程中,認識自己,學習與他人共處,了解尊重生命的看法,進而培養孩子的美德,由心中的美影響到外在的行為,促使孩子在美術教育的陶冶下,發揮個人的色彩與創造力。 在課程裡,依照不同的主題方向,設計了一系列相關的美術單元,在每一個系列中由一個主題貫穿四個美術單元活動,並且循序漸進的由簡到難的程度設計課程活動,幫助小朋友運用先前的課程記憶來幫助下一次主題的創作表現。

功利主義世界裡的才藝課程

ㄚ泥向來是不贊成在課程中運用獎品制度來鼓勵小朋友來上美術課的,在許多才藝課程中, 為了吸引小朋友來參加才藝課程 ,故許多老師會運用送獎品來吸引小孩, 這樣的做法, 真的難為了許多才藝老師, 相信有許多才藝老師, 是希望孩子是因為喜歡課程本身的特質而來參加的, 但是不知為何, 孩子們已漸漸的成為這樣風潮下的功利主義者, 沒有送獎品的課程, 就沒有興趣參加, 有時乾脆直接跟老師講明, 沒有送玩具獎品 這樣一點也不好玩, 這樣的情形, 有許多老師很難為情 ,有的轉而開始每堂課送小禮物, 有的老師 堅持原則, 表現良好材可以受獎勵 。

這樣的情形, 跟當初所學的蒙特梭利教育完完全全的相反, 想來不禁令人唏噓, 當然也有家長身有同感, 認為孩子本身應該要有興趣為第一, 而不是因為受惠而有興趣 ,多年前, 曾遇過因下課未收到禮物的小朋友鬧著不回家, 外公也跟著跟孫子向那教室裡的老師索取禮物, 當時心想 這樣的陋習, 實在是不能完全怪孩子的無知, 因為大人亦是如此, 小朋友已經養成的制約習慣, 加上大人沒有熟慮過的行為 造成孩子錯誤的觀念, 這樣的印象, 一直留在記憶裡, 真心希望這樣的陋習能夠改化掉, 孩子是國家未來的幼苗, 大家都可以琅琅上口了, 但若是這樣獎勵的觀念, 很難想像未來帶著這樣觀念長大的孩子會是如何反回來帶我們這一些國家未來的老人的, 希望大家都能夠有所覺醒, 正視對孩子的正向教育觀念。

請多塗鴉!

桑妮,布朗:我們一起來塗鴉! TED Talks 研究顯示,塗鴉可以增進我們的理解力,也可以加強我們的創意思考。 但是為什麼老師、老闆點抓到我們塗鴉的時候我們總覺得自己錯了?桑妮,布朗(Sunni Brown)說:我們一起來塗鴉!她建議透過紙筆來活化我們的頭腦 http://www.ted.com/talks/lang/chi_hant/sunni_brown.html Video on TED.com FROM: www.ted.com 沒有錯~塗鴉確實可以增進我們腦內系統的重整與連結,因為塗鴉的手繪動作,跟作筆記一樣,凡走過壁留下痕跡,自閉症兒童會將所看到的影像紀錄成圖像,以圖像的方式來解釋自己的理解程度,幼兒會將日常生活中的記憶化成圖像,再以圖像的方式來解釋自己對經驗的看法,兒童以漫畫的方式來表現對事物的看法,以及成人會在作思考時不經意的使用塗鴉的方式來傳達自己的訊息。塗鴉像是一種對內在的對話一般,不用精湛的繪畫技巧,只需要點線面即可完成,簡單有方便。 自古以來,塗鴉存在於各種不同的表現形式,數學家的數字符號,科學家的運算程式,語言學家的文字符號排練等等,數以千計的符號與程式的排演與練習都是一種塗鴉的表現,誰說塗鴉一定要是繪圖的方式才叫作塗鴉,從一個點到另一個點,由這條線接到另一條線,從這個面到另一面,這就是塗鴉了,許多思考都是經由這樣的一個“塗鴉“的途徑來完成的,所以別小看塗鴉,當初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不也就是在塗鴉中推演出來的嗎?諸葛亮為周瑜大戰曹操的時候不也是塗鴉佈局而成的嗎?不管是科學或是戰策,甚至是醫學、教育等等,皆是需要靠塗鴉來作連接的初步工作的,塗鴉雖然不能代表全部的思維,但它卻是思考的第一現場,請多塗鴉~!!


桑妮,布朗:我們一起來塗鴉!
http://www.ted.com/talks/sunni_brown?language=zh-tw

2014年9月3日 星期三

ㄚ泥豆兒童插畫繪本雜誌訂購單


ㄚ泥豆的第一期可以在這裡直接訂購囉!這一期的ㄚ泥豆講的是夢想,就像是ㄚ泥豆創辦的精神一樣,因為有夢想而築夢踏實,希望每一位小朋友或是心中有小朋友的都可以從這本插畫繪本雜誌中找到不一樣的夢想喔!
ㄚ泥豆ANIDO介紹:
Anido(ㄚ泥豆)是一本專為兒童設計的插畫繪本雜誌,內容以插圖故事來啟發兒童在藝術、語言、文化、自然的興趣,故事包羅萬象,每一個專欄故事或是創意活動都代表一個特別的創意角度,Anido 希望可以提供給小朋友一本獨特、好玩又富含教育意義的藝術專刊,提升台灣小朋友不一樣的文化世界觀喔!
ㄚ泥豆兒童插畫雜誌,正式開始提供一年期的訂閱,本雜誌為雙月刊,每兩個月出刊一次,一年共計6本,第一期創刊號150元,六期共計1150。歡迎有興趣了解ㄚ泥豆的大家留言喔!或者詳情請上官方網站:http://aniartstudio.blogspot.tw ㄚ泥藝術 ANI ART 有更多相關的訊息提供給您。若您對本雜誌有興趣或是有
任何問題的話,歡迎email:asaart@gmail.com或是在FB粉絲專頁"ㄚ泥藝術 Ani art"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Ani-Art-ㄚ泥藝術/94736957021?ref=bookmarks上留言喔! 感謝您!
ㄚ泥豆兒童插畫雜誌,正式開始提供一年期的訂閱,本雜誌為雙月刊,每兩個月出刊一次,一年共計6本,第一期創刊號150元,六期共計1150。

訂購網單,請點擊字樣:ㄚ泥豆兒童插畫繪本雜誌訂購單


訂購匯款帳戶如下:
銀行名稱:中國信託銀行 台中分行 銀行代號:822
戶名:ㄚ泥藝術文創有限公司
帳號:026540403264
有關訂購的方式建議您可以先行匯款再做網路訂單的填寫,若是事後補後五碼汗匯款日期也沒有關係,請您在備註欄裡註明即可,
感謝您的訂購喔!







2014年8月23日 星期六

創作裡的主key

這是昕媽傳給來的,一開始我還以為是哪個外國小孩畫的,原來是小昕內~不知道主題是什麼,不過光看畫面就很有故事,ㄚ泥看了好感動,昕媽覺得平常的藝術栽培已經潛移默化了,沒想到這小夥子深藏不漏,看來平常ㄚ泥老師在講都有在聽噢!

從這幅畫,ㄚ泥想分享一下創作這件事:

創作不只是線條畫得好不好,顏色配得對不對,其實最不能忽略的一點是“創作的故事”,當我們看到一幅圖會產生共鳴的時候,通常跟我們能不能感受到畫作裡的故事有關,在畫面裡線條與顏色是組成的因素而已,故事則是畫面裡所要呈現的主key,所以一幅畫作裡講的故事很重要,主題的呈現雖要明顯但也不能忘記配角的搭配,小孩子的創作邏輯思考跟大人不一樣,平常我們覺得不太重要的小東西,對小朋友來說即是很重要的創作元素呢!

小孩子每個都是天生的藝術家,經由學習的過程體驗到不同文化的經驗與故事,所以繪畫的學習不再只是技巧的吸收,很重要的是創意與概念的培養,在一段時間的醞釀之後,孩子的表現會發展出自己的風格,這不就是我們都希望孩子可以擁有的特質嗎!創作不能一成不變,教學不能以一教百,層次性的開發孩子不同的潛能,讓孩子自己去找出自己的風格,這樣他們才能夠永久的保存下學習的效果。

時間是一種證明也是一種等待,等待孩子的成長,等待孩子的發光發熱,就在你沒有注意的時候,他們總是會讓你感到驚喜的。





2014年8月22日 星期五

嬰幼兒感統藝術活動

“感統”這兩個字大家一定不陌生,但是感統跟藝術放在一起,大家這時可能會歪著腦袋在想,這是什麼活動呀?是一邊運動一邊畫畫嗎?還是一邊做治療一邊做手工呢?



這得跟大家說明一下,簡單來說是運用感統的練習活動,放在藝術的創作活動當中,在創作的過程中可以使用到五感(視、聽、嗅、味、觸覺)的經驗,經由實際的操作經驗,體驗到真實的五感刺激,比如說披薩的主題,

借由食物的介紹以及教具本身的視覺與觸覺刺激,引導小朋友想像食物的味覺感與嗅覺感,在引發這樣的記憶刺激後,再執行黏貼、繪畫或是捏塑的活動,

這樣一來小朋友在一場披薩的創作活動中可以直接與間接的體驗到看到(視覺):披薩的教具與素材、繪本;聽到(聽覺):故事的想像內容與形容披薩的顏色與形狀;聞到(嗅覺):經由想像去感受食物本身應有的味道或是經由實際的食物聞到真實的味道;品嘗到(味覺):經由想像去感受到食物本身的味覺與口嚼感或是經由實際的食物吃到真的食材質感;摸到(觸覺):教具與素材的質感與溫度,體驗到真實的觸覺經驗。






在這些不同的經驗刺激之下,小朋友可以因此奠定對主題的概念基礎,從基礎發想出不同的想法並且加以付諸在實際的創作當中,這樣的過程即是一種五感經驗的體驗活動,但這些經驗可以在感統中產生什麼樣的引響呢?根據汪宜霈講師 漫談感覺統合裡有提到,感覺統合的三大主要系統:(為尊重原作者,文案整理摘要如下)







()觸覺系統:是最基本、影響力最大的系統。觸覺在早期可以幫助小朋友學習如何與外界的做連結進而避免外界的危險,同時觸覺對人際關係影像甚大,早期與媽媽建立良好的依附關係需要觸覺正常發展,與他人產生良性的互動也需要正常的觸覺發展。另外,在手部動作方面,觸覺和空間、質感區辨覺的建立,可以促進小朋友對物體形狀、大小、重量的認識,是往後認知發展重要的基礎,而這樣的概念被運用在嬰幼兒感統藝術活動中,主要是借由對素材與教具的接觸,來產生對觸覺的認知發展,所以小朋友在這樣的活動下可以直接與間接的受到觸覺良性刺激,發展小朋友的觸覺系統,雖然不是感統治療但是卻可以經由創作的遊戲來刺激觸覺發展,創作後的產物可以留作小朋友的觸覺練習物品,讓活動延伸到課後的學習。
  





()前庭系統:小朋友可以感知地心引力的枝桿需要靠前庭系統的正常發展,前庭系統在腦幹部的前庭神經核,能夠影響其他的感覺系統。前庭覺可以影響到正常的肢體動作表現,不協調的發展小朋友的肢體運動會有問題,進而影響到自身的信心與安全感,因為不協調的動作可能常伴隨著許多意外的危險,讓小朋友沒有安全感,與他人的相處也會緊張許多,所以前庭系統可能會影響到手眼協調的能力,或是大小肌肉的失衡不協調,不過有了相對性的感覺統合活動後,可以改善不協調感,而在活動的遊戲中運用的即是這一點,無論是在拿捏小東西或是捏塑的行為等都是在做這一方面的協調練習,不過嬰幼兒感統藝術活動並不是針對感統有問題的小朋友在做治療,而是運用感覺統合的概念來設計創作遊戲的過程。












()本體感覺:運動是促進感覺統合最大的途徑了,在本體覺中可以接受到關節、骨骼與肌肉等受器的刺激,產生一連串的刺激傳導,不但可以影響到神經系統興奮狀態,增加情緒的導入有助於情緒的正常化,在活動的創作過程中借由不同的五感刺激輸入,作為情緒的正向影響讓創作遊戲的過程更有品質,這也就是感統藝術中很重要的概念之一了。另外,本體感覺與視覺知覺及身體空間概念的發展有關,在嬰幼兒感統藝術活動裡設計了大量的視覺遊戲與肢體互動遊戲,幫助小朋友在感統遊戲中經由這樣的活動概念進而影響個體計畫活動的能力。同時,因為本體覺本身有抑制性作用,在感統藝術的創作遊戲中巧妙地設計了不同的體能活動,在創作之前或是之後可以借由肢體的活動、運動來達到阻力學習的效果,間接地幫助小朋友發展獨立思考與獨特的創造力。









所以這樣大家有沒有對嬰幼兒感統藝術稍微有一點認識了呢!其實這些小活動都是在幫助小朋友從基礎的概念打造起,身體需要,心理也需要,在過去的嬰幼兒活動中比較少見這樣的活動設計,這是ㄚ泥老師多年來的教學經驗集結而成的概念課程,在這麼多年的教學中發現,現代的教育雖然比以前進步很多,但是孩子的成長問題卻仍是沒有少過,感統的概念在這幾年浮出檯面成為了兒童行為治療的主流。





大部份的小朋友都是在念了小學之後才被發現學習上有問題,而這些問題幾乎都會被歸類到感統的不協調上,當然~有部分的案例與感覺統合失調是極為有關,如大家所熟悉的過動症或是注意力不集中等,但有些狀況比較輕微,可以經由一些簡單的行為矯正即可,不過這些問題有一些其實是可以在嬰幼兒時期做一些基礎的,嬰幼兒感統藝術想做的不是治療,而是早期的準備,孩子的成長分很多階段,無論是哪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成長變化,所以我們可以在嬰幼兒時期可以帶著孩子做一些適性的遊戲與創作活動,從遊戲中體驗,從做中學,幫助孩子可以借由五感的體驗來參與感統概念的遊戲,從中做藝術遊戲的創作,不僅可以幫助到孩子的適性發展,也可以讓孩子獲得不一樣的生活體驗與刺激呢!



           





2014年8月8日 星期五

2014年8月7日 星期四

色彩亂亂飛的遊戲藝術課

玩得開心

嬰幼兒的階段,大多有的還在口腔期,有的已經會說話甚至會握著彩色筆塗鴉了,所以在這個時期小朋友的成長很需要多元性的刺激,也需要依照每個孩子不同的年齡與性格來做不同的學習設計。也因為如此,在設計嬰幼兒的遊戲課程時,必須注入不同的元素來讓小朋友產生興趣,據科學的顯示,當大腦感覺到開心的時候記憶力會比較好容易記住當下的事情,所以在遊戲課程中小朋友玩得開心是很重要的。



玩到一身髒

不過在遊戲時難免會玩到全身髒兮兮的,尤其是玩顏料的時候。美術創作中顏料與貼紙是嬰幼兒遊戲課程中不能少的,即使是使用手指膏也是會玩到全身髒兮兮的,這個時候家長都會比較緊張,很怕小朋友手弄髒,所以會儘量的幫小朋友拿顏料,或是幫小朋友做清潔的動作,其實這是可以被理解的,因為現在的環境衛生跟以前不一樣,腸病毒啦!感冒病毒的,環境中的隱藏版細菌病毒更讓家長緊張,這也就是為什麼爸爸媽媽們在帶小寶貝玩顏色遊戲時或是參加美術遊戲課時會比較擔心的原因。不過,這是可以避免的,環境中的病毒確實讓人擔心,所以勤洗手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做好事前的清潔動作,這樣可以先減少掉一些病菌危險,像是把教具消毒,桌面消毒,器材消毒等。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清潔的動作最好是等孩子都探索完之後再去做清潔的動作,因為在孩子探索的時候太勤於做清潔的動作,或是不斷地糾正孩子的使用器具方式有可能會造成孩子缺乏學習挫折與解決困難的能力,這怎麼說呢?依個人多年教學的觀察與研究,小朋友在身體的探索時期需要多與環境做互動,從失敗的操作經驗中去獲得正確的操作觀念,像是捏東西這個簡單的動作,如:小朋友會先從手掌的抓握先學習捏一塊海綿,接著再慢慢的發展成手指捏拿的動作,這一連串看似簡單的動作,卻有可能是小朋友練習無數次捏拿的動作所發展出來的,也就是說因為有失敗的經驗才會不斷地修正自己原本的操作方式,直到孩子自己可以拿捏東西。在遊戲中或是創作中也是類似這樣的道理,嬰幼兒時期的小朋友可能無法正確的使用海綿來沾顏料蓋印,所以常會沾得顏料到處都是,這個時候別急著幫孩子清潔整理,因為這是一個學習的好機會,孩子可以從不太正確的操作行為中學到如何的拿海綿蓋印,即使大人沒有教太多的方法,可以跟小朋友說”哇~顏色跑出來了,這樣就不能跟其他顏色住在一起了,加油!幫忙把顏色蓋在紙裡面“,無形之中就可能幫助到小朋友知道顏料是要蓋印在紙裡的,不僅可以幫助小朋友了解到顏色蓋到外面操作有誤,還可以知道蓋在紙裡面是正確的操作行為,另外還可以提供小朋友從錯中做學習的概念,增進挫折忍受力,學習問題解決的能力,雖然這看來是很簡單的道理,卻可以幫助到孩子這麼多。在以色列的幼兒教學裡,他們重視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幼兒園裡的小朋友上課可能玩得全身髒兮兮的,老師會請幼兒自己想辦法如何清潔乾淨,吃飯掉滿桌也不會立即為孩子做清潔,因為他們覺得孩子正在學習如何正確地把食物放到嘴吧裡,我們跟以色列雖然是不一樣的文化,但是這樣的觀點是我們值得參考的(雖然吃飯的這一段有點嚇到我),這個國家只有800多萬人,小孩子吃飯都掉滿地,但是20年內出了10個諾貝爾獎得主,我想這樣的教育觀念不是沒有道理在的。
不一樣的文化 不一樣的觀念



玩藝術

小朋友能夠玩出的藝術比大人還要有創意許多,有時可以多觀察孩子的眼光是望向哪裡,即使小朋友現在還在爬,即使還在牙牙學語,只要多給孩子時間和空間去學習,孩子可以學到很多,就像蒙特梭利說過的一樣,孩子的心智就像是海綿一樣,吸收的能量是我們肉眼看不到的,所以各位爸爸媽媽別忘了在安全的範圍內多給孩子一點時間去探索,多給孩子一點空間去體驗,相信孩子的成長會更加的寬闊與創意。





嬰幼兒創意智慧遊戲課





適合年齡:1以上~3歲以下


教學活動:
嬰幼兒創意智慧遊戲課程主要是透過遊戲來引導嬰幼兒的活動與學習,活動方式以嬰幼兒的注意力學習時間為主,所以分成五小節,由暖身活動先幫助小朋友進入狀況熟悉環境,接著使用引導圖卡或色卡來帶小朋友玩遊戲認識今天的活動主題,在遊戲結束後分發美術的材料,請小朋友與家長一起使用簡易的材料創作,中間休息一會兒,最後再帶小朋友玩感統律動來做今天的結束活動。

   

教學目的:
協助家長透過教學活動了解嬰幼兒創意遊戲的過程與玩法,在回家之後可以自行在家中指導教學,並且與小朋友共同交流遊戲,借由這樣的親子遊戲活動促進親子關係,增進家庭成員角色的認同度,培養良好的親子教育觀念。



教學流程:
1.   暖身活動
2.   說話遊戲
3.   美術活動
4.   感統律動
5.   結束活動

教學意義:
所以這是一個親子活動教學型的課程,嬰幼兒的遊戲活動重在感覺官能上的刺激,早期的經驗是日後的成長基礎,小朋友可以在早期的發展階段中透過遊戲來學習基本的生活技能,如扭轉粘土可以幫助手腕與手指機能的發展,顏色的視覺刺激可以提升嬰幼兒的視覺發展,感統活動遊戲可以促進嬰幼兒的五感發展,而聽音的練習則可以經由音樂或是說故事等聲音來做音感連結刺激的學習。



教育內涵:
所以嬰幼兒的早期遊戲活動不但有可能可以促進小朋友的五感(視、聽、嗅、味、觸)發展,也可以增加嬰幼兒早期的學習經驗,另一方面義大利教育專家蒙特梭利也提過早期學習經驗的重要性,在活動的過程中小朋友獲得的不止是身體外的感覺,更多的是孩子透過外在刺激所吸收進的經驗,就如同蒙特梭利說的“孩子的心智就像海綿一般”,嬰幼兒對於生活中的一切感受都像是一塊小海綿一樣,不斷地在吸收所有的生活經驗與刺激,在這個關鍵時期提供給孩子優質的遊戲生活是相當重要的,因為有趣與好玩的遊戲品質可能會比三歲後的遊戲更能奠定下良好的學習記憶與經驗。

  


課程設計概念:
課程的設計主軸以感覺統合的概念來設計,並且以藝術、音樂、語言來做主要的學習引導,在活動運用鑽龍、呼啦圈、氣球傘、ㄚ尼藝術特製的色圖卡來作為教材,讓活動不只是好玩有趣而已,小朋友還可以經由“玩“當中認識到顏色和圖案與生活做連結,促進小朋友的語言、想像力與活動能力的發展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