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出感覺來
常常有人會問 捏黏土可以讓小朋友學到什麼 我想學到什麼 在捏製的過程中 在這個3、4歲的年紀裡 不是太那麼的重要 因為捏製黏土的過程中 小朋友會因為捏、揉、壓、拍、搓等的動作 去運用到許多複雜的小肌肉動作 每一根手指頭之間的捏製動作 其實就是一種刺激大腦學習中樞的練習 在蒙式教育中常常提到 孩子的動作發展與大腦的反射神經中樞有著相當大的關係 若是一昧的太注重孩子是不是可以學到什麼知識或技巧 在捏黏土當中 這樣就太浪費掉孩子學習小肌肉發展的重要觀念了 黏土 是雕塑 立體創作中的一種媒材 不同的土性 可以幫助孩子發現到不同的元素觸感 紙黏土 有著堅毅與剛烈的效果 來回的拉扯矛盾性高 孩子在搓揉之間可以練習到手掌的力道使力感 現代的小孩 住在水泥叢林裡太久 對於手部的運用僅止在玩電動玩具上 今天請他玩一場wii 的遊戲 可能可以玩到高分 但是若是請這位小朋友將一塊簡單的紙黏土壓扁 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因為長久的電玩 可能使得小朋友失去人類本能 手掌動作的本能 所以常有小朋友不知道如何捏製紙黏土 而坊間則出現了 超輕土來幫助這樣的情形 但是這樣就會使得小朋友經常失去使用原始材料的機會 如紙黏土或陶土(泥巴土) 原始材料 是一種有挑戰性但卻是溫和有力的媒材 相信重拾這樣有往日情懷的素材 或許可以幫助小朋友獲得一些更有真實感的經驗 有難度的媒材 並一定會破壞孩子的自信心 但是使用不但也很難讓孩子獲得有價值性的體驗學習 在適當的課程裡選擇適合的教學媒材才能使教學更加的事半功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